图文精华

分享

石鼓镇深埇村:“三变”改革谱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石鼓镇深埇村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但是经过一年多的“三变”改革,却蜕变成了我市一个美丽乡村的示范点。下面,我们就去一起了解下,深埇村“以个人资金入股合作社”的成功经验。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846.jpg

图:深埇毓秀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给村民发工资

这是近日深埇毓秀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给村民发上个月的务工工资。拿到工资的村民,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因为在一年前,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自己耕了一辈子的田,竟然也可以拿工资了。

该村村民表示:平常可以来合作社工作赚工钱,加上国家的老人钱,生活还算可以了,盼了几十年终于盼到了今天的好生活。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855.jpg

图:今年57岁的陈肖娟领完工资后,一路高兴地来到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和村民们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22年前,陈肖娟从珠三角打工回到村里,一边种田,一边照顾家庭。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她每年的收入基本上只有5000元左右。而自从2017年10月,深埇村开始进行农村“三变”改革,和其他村民一样,陈肖娟也把自己的土地出租给合作社,并且向合作社入股。平时有空闲时间,也会来合作社打打工。

该村陈肖娟说:现在一年的收入有租金拿,也望着有红分,做工也有工资领。假如我们有空出来干得话,租金加上工资也有2、3万元,就可以解决了一年粮食了。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859.jpg

图:稻香鸭

深埇村的“三变”改革是以“村民+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村民可以按照500元一股入股村中的毓秀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据统计,深埇村125户村民已经全部入股,共认筹4000股,筹集到股金200万元,为该村的“三变”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祝禄森,是毓秀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在外从事工程建筑的他,一直都想把自己的家乡打造成美丽新农村。2017年10月,在乘着“三变”改革政策的东风,在村民的鼎力支持下,毓秀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租用的方式,流转了村中125户人家约66.67公顷土地山岭来进行统一经营,打造了一个面积达54公顷的石鼓深埇文化生态园。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903.jpg

图:合作社社长给客人介绍合作社的情况

十二月的深埇文化生态园,丰收和生机并存。一半是秋天,一半是春天,这边是硕果累累的辣椒、玉米种植区,那边是满目琳琅的格桑花海。丰收、生机、美景,让人赞叹;稻香、花香、果香,令人陶醉。在嗅觉和视觉上,生态园都给人带来了独具乡村气息的美的享受。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906.jpg
图:精美墙绘

目前,深埇文化生态园里共打造了34公顷的辣椒、玉米、水稻、黄金百香果、圣女果等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和采摘园,并推出了“深涌毓秀”品牌的生态鸭稻米。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910.jpg

图:漂亮的圣女果

该村祝禄森说:我们觉得任何乡村发展没有产业支撑很难有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在盘活土地的前提下,打造多一些农产品的采摘园。为了更加调动人的积极性,我们采取分包土地给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合作社集体的收入,而且使游客来到这里一年四季有果摘,有花赏。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914.jpg

图:精美墙绘

如今,生态园的种植产业不仅解决了村中120多人的就业问题,帮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同时,该生态园从去年冬季到现在,园内种植产业收入100多万元,吸引旅游消费近20万人次。这一年下来,村民获得了租金、工资双重收入,大大改善了生活水平。

祝禄森:目前我们村民的收入有租金的收入和工资的收入。具体的分红呢,因为农业产业的打造需要一定的时间性,所以我估计随着乡村旅游的硬件发展起来,可能一年后我们就有分红了。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922.jpg

图:精美墙绘

以前住的是泥砖屋,现在住的是砖瓦的新楼房。青山、碧水、花田,还有各种各样的墙画点缀于其中,形成了我们石鼓深埇村独特的魅力。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看过去,我们深埇村都是一幅自然而和谐的美丽画卷。

在深埇村里,古驿道和百年老树被保护起来,成为乡村旅游一景;村巷道用透水砖铺设,更添乡村特色;手绘文化墙记录了深埇的葵园文化和虾铲队文化,将文明礼仪、勤劳节俭、孝老爱亲、村规民约等内容融进墙绘作品,整体提升了村中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高颜值”新农村。

微信图片_20200713161925.jpg

图:休闲长廊

现在深埇村共划分为农业产业区、未来的乡村旅游体验区、农耕体验区和太极流溪四大功能区进行打造升级。在农村“三变”改革这个先导工程的推动下,该村展现出一幅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村的祝禄森说:我们深埇村经过“三变”改革后,我们下一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我们要慢慢走向乡村旅游的发展,将这种水乡的风情尽量展现给大家和我们的游客面前,使游客有一种鱼在水中游、船在水上漂,人在岸边走的意境,将这种传统的农耕慢慢引导走向观光农业的发展。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