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图文精华

分享

【南方日报】8000多场次文明实践活动,21.9万志愿者践行“好心高凉”精神

微信图片_20201020093728.png
笔架山、挂榜岭、悠悠鉴江,赋予茂名高州别样秀气。逢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市民结伴到笔架山公园爬山、健身,或到瀛洲公园鉴江河畔的亲水栈道散步。“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一早前去高州笔架山森林公园爬山的市民分享道。
微信图片_20201020093736.png
通过改造提升笔架山森林公园等七大公园和冼太文化广场、迎阳广场,高州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4.09%,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连续三年达96%以上。


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近年来,高州凝心聚力、多措并举,扎实抓好省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工作提名城市”称号,城区市政道路硬底化率达98.7%,市民对城市卫生状况满意度为97.99%,公园绿地面积654公顷,城市空气质量稳居茂名市前列……


千年古郡焕发新光彩。


夯实“里子”▶▷


教育扎牢文明之根


千年古郡高州,古风蕴藉,是文教之乡。尊师重教是高州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读书学习的身影随处可见,奖教奖学蔚然成风,形成良性循环。2020年,高州市高考再创佳绩,各线上线人数创新高,优先投档线人数达2144人,优投率12.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教书启智,育人铸魂。“学校坚持把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放在第一位,实施全人格教育,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高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杜锡孟说。
微信图片_20201020093741.png
在高州市第一中学,名言警句点缀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感恩孝敬教育、励志教育、优秀习惯养成教育等“明德”系列教育让学生形成健康阳光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仍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坚守,培养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分享者。”该校教师卢钦说。


教育对于城市文明发展十分重要。教育夯实文明“里子”,也让城市的“面子”越来越靓。高州先后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少年”评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建成1个德育教育基地和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活动、科普教育活动和好书推荐、名著导读等活动,构建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等文化惠民设施建成开放,为市民学习、阅读提供了多个好去处。


扩容提质▶▷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


近年来,高州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站前路、通川大道、永青大道一期、桂圆东路等先后建成通车,极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城区道路黑底化一期、二期全部完成,三期全面动工;老城区中山路、永镇街等大街小巷修缮全面完工;城区公厕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完善了交通标志标线;彻底整治“六乱”;实行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83岁的李婆在潘州街道南关社区居住了30多年。如今,她习惯午后和老邻居一起靠在家门口的石椅上乘凉聊天。“现在环境变好了,住得舒服,就喜欢多出来走走。”李婆笑着分享,“坐这里一下午都不会有蚊子咬。”


李婆乘凉所在地是南关社区的口袋公园,公园旁则是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园小屋——黄屋园。“这之前全是违建的老房子,房顶长满苔藓,地面凹凸不平、杂草丛生。垃圾陈年堆积,没人愿意经过,生活环境恶劣。”南关社区居委会书记蓝清说。


今年5月,中共高州市委宣传部、高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多个单位积极筹措资金30多万元,对黄屋园进行整治改造,拆除违建砖瓦房,清理建筑垃圾淤泥,对园内进行硬底化改造,修造花池绿化,并建造了休闲凉亭、健身器材、石台石凳、创文宣传栏及老街文化宣传专栏等一批设施。目前,黄屋园已成为居民休闲、娱乐、锻炼、学习的好场所。


西行穿过高第巷、担水巷,两旁老房旧屋排列有序,整洁的地面铺上了大麻石,仿佛置身于历史文化景区。而之前,大大小小的“牛皮癣”及扬尘、积水等顽疾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洁。


“老城区的街巷都实行了雨污分流,路面扬尘和积水得到彻底根治,出行车辆停放有序。”说到身边环境的改变,永进社区管理员伍应国一一列举。
微信图片_20201020093814.png
徜徉高州城区,无论是交通要道还是背街小巷,荟萃地方人文、风景的形象宣传画和公益广告精品融入各个角落,传递着道德模范故事、倡导核心价值观、提醒文明举止等文明的讯息,扮靓好心高凉、彰显好心之城。如南关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好心高凉墙绘、农耕文化宣传画等,这些公益广告取代了原本满是“牛皮癣”的街区墙面,为城市织出“新衣裳”。


在南关社区工作了21年的蓝清颇有感触:“全市创文、创卫以来,社区从垃圾乱堆放到全面升级改造,街头巷尾中文明的召唤无处不在。中间的过程虽漫长,但特别有意义。”


创新升级▶▷


小市场服务大民生


每天早上六七点,是高州城西市场人流量最高的时段。城西市场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变身为4.0版本的智慧农贸市场。走进市场,灯光明亮、装修豪华,标准化的农副产品分区生熟分离,区域标志一目了然。


“在这里买菜,干净舒适,逛菜场如同逛超市一般。”说起城西市场的变化,邓奶奶喜笑颜开,“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之前市场积水多,水渍经常溅到脚上,每次回去都得先洗脚再进屋。”一旁的梁太太补充道,“现在变化太大了。”
微信图片_20201020093818.png
疫情防控常态化,确保食品安全、具有卫生防疫功能的全新型农贸市场建设势在必行。今年以来,高州投入1.6亿元资金,市区和镇15个农贸市场全部改造完成。如升级改造后的城西市场,不仅超市化、智能化,并安装有专属防臭系统、防积水系统、新风系统。市场内还设置了食品安全检测室,由专业的检测人员每日对市场内生鲜食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示在屏幕上,同时上传至市场监督管理局,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菜丁高州区域负责人莫磊表示:“整个市场改造升级后,群众买菜幸福感大大提升。”


“走进市场,脏乱差臭不再有。你看,还有妈妈带着孩子推着婴儿车买菜,这在以前根本不会有。”高州市文明办主任、创文办副主任许金福说。


菜篮子建设走新路。城西市场自7月改造完成以来,已经成为远近地区的网红菜场,每日人均流量超1.5万人次,节假日高峰期可达3万人次之多。而且,4.0版本的菜市场还引来周边地区相关人员的考察,也准备把这个智能菜篮子“拎”到社区中。


全民参与▶▷


小标识见证大发展


“好心高凉”四字在高州随处可见,这是高州的城市商标,也引领着市民的价值导向,更见证着高州城市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020093824.png
“您好,看儿科可先前往左侧窗口挂号。”志愿者林冬云笑着为前来咨询的患者家属提供指引。她是土生土长的高州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看到大批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地逆行战疫,大为感动。“看到市中医院在招募志愿者,征得家人同意后,我就报名参加了。这也是对‘好心高凉’的一种实践。”林冬云说。


经过培训,她主要负责“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的志愿服务,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导诊、咨询等服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就像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我更加充实和满足。”林冬云说。


林冬云是高州21.9万志愿者的一个缩影。高州着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组建了862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8000多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心高凉”的价值倡导。


平日,在“好心高凉”微信公众号和“看高州”APP,市民可随时随地关注和见证高州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今年,高州各中小学校通过广泛开展“存好心、读好书、做好事、当好人”活动,让“好心高凉”精神深深植根于广大学生心灵中,成为每个高州人的精神文化基因。


建好好心之城,离不开良好的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随着“一门、一网、一次”“数字政府”等改革深入推进,“审核合一”“全城通办”“证照分离”等改革措施在高州全面落实;“办事不出村”实现488个村(居)全覆盖;公布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1261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系列改革举措和便民措施,大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通过各方齐心聚力整合资源,高州构建了“1+1+7”诉前调解网络,把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打造成各平台互联互通的综合性平台,让群众解决纠纷“只进一扇门”,让群众维权省心省力,提升了群众法治获得感。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