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图文精华

分享

借问党史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

借问党史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
中国青年网高州7月21日电(通讯员 方智聪)7月21日,千年前杜牧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绝句,而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了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镇的杏花村,而在这,我们不再寻找诗人笔下的酒家,而是寻找我们党我们国家不断发展不断强大的力量源泉!
为宣扬红色文化,深入学习党史、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是如何一步步的从弱小走向强大,并带领这个国家走向富强,7月17日上午湛江科技学院“夏之初”队伍来到了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镇的杏花村。
“寻百年党史路,筑燎原长大人”线下调研组走进杏花村,调研当地的红色文化。队友们首先是来到了陈济棠故居,我们走进屋内,几口小窗,高大的厚墙,清晰可见当时环境的简陋艰苦,更反映他乐观朴素的作风。切身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和谐,透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可见时光之外的他怀着坚定的信念与必胜的决心不辞辛劳为国奉献。
1.jpg 图为7月17日调研组队员拍摄于陈济棠先生旧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艳 摄
作为高州市精品示范村,杏花村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为此,7月18日,调研组对杏花村内进行全方位的实地调研。
走进村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历经历史的侵蚀却依旧屹立不倒的炮楼,炮楼墙体的弹痕、墙壁斑驳的墙面、楼内早已破旧的楼梯,似乎在无声的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岁月。
2.jpg
图为杏花村内的炮楼。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绮琪 摄
3.jpg
图为杏花村炮楼内部结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艳 摄
自炮楼往上,是村内的知青园。
尽管曾经的知青岁月早已过去,但是知青们上山下乡,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贡献自己的精神流传了下来,而如今杏花知青的精神永存到村里去。
4.jpg
图为杏花村知青园一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艳 摄
“先辈们那时候在那么艰苦的生活里依然坚持了下来,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发挥青年学生的榜样作用,不忘初心跟党走,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不辜负党和祖国。”一位队员在参观后深有体会地说道。队员们跟从历史长河的脚步,再一次重现历史的辉煌和先辈们的令人感动的艰苦岁月。
7月19日调研组为更好地领略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的历史,感悟杏花村周围浓墨重彩的红色文化,线下调研组2名成员走进高州革命烈士陵园,驻足参观纪念碑上刻满的展现革命发展历程的碑文,近距离体悟先辈们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5.jpg 图为高州革命烈士陵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卢绮琪 摄
6.jpg 图为调研组队友在高州革命烈士陵园前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龚艳 摄
通过这几天在杏花村的实地调研,我们学习并了解共产主义的内涵与精神。“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白驹过隙,当年革命先辈播散的革命种子早已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革命的薪火已经传递到我们这一代的新青年手上,吾辈唯有义无反顾接过,完成先辈传递给我们的事业,将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方可不辜负革命先辈当年曾经所付出的热血与努力。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