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高端人才下基层,县域健康撑起来

8月1日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复,中山大学的朱明胜博士和暨南大学的颜海锋博士,已于7月30日下午双双签约成为高州市人民医院的进站博士后。

微信图片_20190806091825.jpg

微信图片_20190806091841.jpg
南方医科大学人事处博管办主任马林(中)、高州医院院长王茂生(左一)与颜海峰博士(图一右)以及朱明胜博士(图二右)签约。

作为广东山区县级市的首家“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高州市人民医院目前共计有在站博士后4名,在站人员的研究工作由南方医科大学与该院结对联合指导。

“高州市人民医院培养博士后质量很高。在去年南方医科大学对现有的10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进行考评,其中高州市人民医院是唯一一次性通过考评的单位,而且是唯一获得考评结果为优秀的单位。”在当天签约仪式上,南方医科大学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马林主任说。

双轮驱动 构建引才磁力场
高端人才只有下沉基层,才能撑起县域群众的健康保障。地处经济欠发达山区的高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高州医院),十多年前其实与国内普遍的县级医院一样,缺人才缺技术尤为突出,县域群众就近“看重病治大病尤为困难”。怎么办?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医院出台了很多好政策,比如我是由医院全额资助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期间医院又送我去哈佛医学院进修。”在该院在职读博政策的支持下,李小川顺利毕业,并于2017年11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复,成为南方医科大学与该院联合培养的首位进站博士后。“医院的这种平台是一个促进我们每个人不断自我提高、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从而最终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病人。” 李小川说。

近年来,高州医院找准技术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路径,创新实施“人才双轮驱动”战略,“一借一长”搭平台建专科。借,就是借外力外脑,“人才不唯我所有,但为我所用”。设立特聘专家制度,从北上广甚至国外柔性引进顶级专家“传帮带”。长,就是长内力内功,从博士医生到普通护士,从临床一线到职能后勤,医院全链条推动本土人才的内生长。在职人员外出进修,攻读硕、博,不但学费、差旅予以报销,而且享受全额工资和奖金。

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产生良好的磁力场,吸引“金凤凰”纷纷西南飞。如今,共计有114名研究生高端人才从省城和沿海大城市著名院校倒流来到这家山区县级医院。去年12月,该院获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正式成为2018年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

微信图片_20190806091847.jpg
设立特聘专家制度,进驻传帮带“学科带头人”。
“我们将紧密依托高校资源和基地的优势,以产、学、研相结合,搭平台、建专科, 使人才步入‘内生增长’的良好轨道,惠及更多的县域百姓。”高州医院院长王茂生表示,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用得好。该院实行全员聘用,让想干事的人有公平的竞技平台和学术平台,中层干部公开竞聘,能者上、庸者下成为现实。薪酬分配以公益性为导向,在同工同酬的基础上,向临床一线和高技术、高风险岗位倾斜,也对职工生老病逝全程照顾,深得人心。如今,该院成为拥有高级职称382人的县域人才高地,担任省级学会副会长单位5个、省级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15个。

人才引擎 成为创新源动力
人才引擎,成为推动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以及突破临床技术瓶颈的源动力。仅是2017年以来,该院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医院勇闯技术高峰,学科能力得到全频谱发展,建成省级专科5个、高校重点学科2个,6个专科在全省103家三级医院的11个专科能力排名前十名,12个学科在全省18个学科专业排名前20名,DRG能力指数在全省县级医院位居首位,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县级医院位居第二。去年12月28日,该院为百草枯中毒导致双肺纤维化的两位村民同时施行双肺移植成功,实现我国县级医院在人体大器官移植最难技术零的突破。如今这两位已经康复的“换肺人”,带着“感恩和希望”,开始了新生活。

微信图片_20190806091852.jpg
成功“换肺”后的村民康复出院,向院方赠旗致谢。
“技术硬了”,高州医院成为病人用脚投票的“大县域医疗中心”,吸引全国23个省(自治区)的病人前来就医,2018年服务出院病人11.7万人次,高州域外病人占了43%。在“火车头”强力拉动下,高州县域内住院率稳定在95%左右,连续四年位居广东省第一,提前四年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国家医改目标。

微信图片_20190806091856.jpg
201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刊文《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大县域医疗中心”渐具雏形》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