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精华

分享

镇镇有经验,村村有特色!高州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村过关”行动

11月4日,高州市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村过关”行动动员会。根据部署,高州将利用2个月时间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村过关”行动,主要包括加快清拆扫尾、房前屋后杂草杂物整治常态化、推进“四小园”建设、强化农村污水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等工作。

至此,这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期末赶考”已经过半。在过去的30天里,哪里不够整齐,哪里有待提高,哪里有可借鉴的亮点做法,成了高州群众和干部最关心的问题。党员干部日常比拼走村入户的步数,街坊邻里比赛谁家花园更美更绿,一场上下联动、走深走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兴未艾。

过去的30天里,28个镇(街道)闻哨而动,因地制宜,各出奇招,围绕“十问”找答案,积极开展“四不见三提升”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三边四化”工作,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从“暂时美”到“长效美”转变,打造一个又一个典型示范村、片,创造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长坡镇:每日2万多步,走出村民“幸福指数”
行走在长坡镇的乡村院落,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面直通村民家门口,党建广场人头攒动,一个个特色的口袋公园映入眼帘,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清净整洁,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欢乐……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搞好人居环境是民心所向、群众所盼,而这不仅仅是让农村的建筑旧貌换新颜,更重要的是农村环境治理由外及内改头换面,让村庄不再‘灰头土脸’,由‘暂时美’向‘持久美’转变。”长坡镇党委书记黄柱辉说。

给群众“打好样儿”
只有给群众“打好样儿”,群众才愿意凝心聚力跟着干。长坡镇注重典型打造,立足各村风貌特色,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引导各村科学制定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规划,按“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域铺开”的思路,优先打造以黄姜坡玉蕴田村为代表的山村旅游示范村,以东河三垌村为代表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村,以雷垌村为代表的冼夫人特色文化示范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连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群,通过典型引路,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雁阵效应”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特色品牌”。

一个优秀示范“口袋公园”奖励10000元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的过程中,长坡镇不少党员干部发现,“三清三拆三整治”后,很多空壳房、旧宅基地因长期闲置、破败荒芜,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为此,长坡镇对标“十问”,根据荒芜宅基地的不同特点,动员群众,因地制宜,分类整治,广泛开展“荒芜宅基地改造”“四小园示范创建”等活动,按一个优秀示范“口袋公园”奖励10000元,利用荒芜宅基地建成的每个再奖补2000元的标准,通过大投入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整治的热情,解决了缺资金、缺凝聚力、缺发力点的难题。

据了解,长坡镇现已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自然村166条,面上农村累计拆除危旧房56000多间,合计17.7万平方米,今年新建“口袋公园”1800多个。

交叉督查防反弹
为走出“常整治、长反弹”的怪圈,长坡镇在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增加交叉督查的机制。每月月初,驻村领导干部组成检查组,分片区交叉督查,走访查看各村的各个角落,拍下问题照片,并以一周为限,促进问题清单逐一销号。月末,根据各村发现问题情况和整改率进行考核,实现“网格化治理—交叉督查—销号整改—核实整改”的“闭环式”管理模式。

“大家就像‘移动雷达’,扫描村内存在的环境黑点,拾掇地面垃圾,打捞河道漂浮物,随手拍下问题照片,督促村民及时整改,形成人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大石冲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家权带领干部村民,每日巡查,每天累计步数达2万多步,走出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南塘镇:想要“长期美”村民自治是关键
精致古朴的小广场,瓜果飘香的乡间小菜园,风雨廊桥下村民正在闲话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南塘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村过关”行动下,镇里的真实写照。该镇抓住“提升”二字,不仅让前期整治成效得到有效巩固,更让乡村风貌再次得到提升,作为“主人翁”的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倍增。

活用“老支书”队伍力量
今年是村级换届年,有一批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退下来,南塘镇党委及早谋划成立一支由“老支书”组成的乡村振兴工作指导小组,充分发挥“老支书”的深厚功力。平时,这支指导小组深入乡村振兴工作第一线,带领各村村“两委”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老支书”吴国扬表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传承与创新并进,既要拆掉一些糟粕,又要保护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文物,同时要有开拓创新精神,让旧物焕发新活力。彭村村“两委”针对老支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发动各家各户收集旧物件、旧物品,通过变废为宝美化自家“四小园”,让农村人居环境增添更多细节之美、内涵之美。

“老支书”队伍还成了强有力的监督力量,一方面监督村民是否按照要求主动维护整治效果,另一方面也不时对整体工作落后的村(社区)进行鞭策。同时,“老支书”队伍还是镇、村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以及村民心声的传声筒。意见和建议、困难和困扰都通过“老支书”得到有效的反映。活用这支队伍,让该镇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村过关”行动中,收获了群众一大片的好评。

以“四小园”为精准发力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一项庞大且繁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做好就必须找准发力点。南塘镇以“四小园”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开展一轮又一轮的“四小园”建设和评比活动,一方面促进环境提升,另一方面大大激发村民积极性。

今年初,该镇推进第一轮全域“四小园”建设,将前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出来的大片空地以及门前屋后泥土地全部建成“四小园”。随后,又通过开展“四小园”美化提升行动,号召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提升美化“四小园”。从无到有、从有到美。如今,南塘镇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村道两旁被鲜花绿草包围,禽畜散养没有了,村庄干净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大为改观。今年,南塘镇新建成“四小园”832个,合计42000多平方米。

在建设过程中,各村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一些新点子、新做法。村头坡教村引导村民筹资建成“党建公园”,将党建元素融入村庄的美化绿化,为美丽宜居村注入灵魂。榕树坡村打造“家风长廊”,将家风元素作为村容村貌的一部分,彰显村庄魅力。

激发村民“主人翁”精神
南塘镇对照“十问”找答案,经过分析研讨,发现造成“十问”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未能形成长效机制。美好环境谁来管护?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南塘镇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自己的家园怎么建?南塘镇一方面聆听、尊重村民的意愿,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广大村民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家园,让村民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参与者、缔造者。

现在,南塘镇各村健全管护保洁队伍,全面落实农村卫生保洁收费制度,保障村庄卫生保洁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公厕管护,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工作。一方面大力开展乡风评比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不定时交叉检查等强力措施,南塘镇在“软硬兼施”之下,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家园,自己爱护”的文明新风。
(来源:好心高凉)

没找到任何评论,期待你打破沉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